纺织产业是利辛县传统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利辛县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突出“一块布”,引导全县纺织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纺棉成纱,织布成衣。一根根纱线是怎么样才可以变成色彩斑斓布料?走进利辛县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的色纺车间,一排排线圈上不断缠绕着五颜六色的纱线,与常规“先纺后染”纱线不同的是,这种被称为“纺前染色”的新工艺,不仅无污染、色彩牢度高,还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能耗。
“现在我们大家可以生产4000多种颜色的纱线,通过纺前染色,实现了纤维生产和染色同步进行,减少了后续染色这个工序,不仅减少了污染,能源消耗也降低了50%左右,”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助理徐悦介绍说。
近年来,围绕“节能降耗、节本增效”这个核心,位于利辛经开区的这家翰联色纺已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工艺技术、生产装备、热能回用等技改项目5个,企业还积极推动车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产能和产品的质量,综合生产效率提高了15%以上。对企业来说,既是一个非常大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
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生产筛网为主,出现了“家家织机响、户户织网忙”的繁荣景象。2008年,省政府认定利辛县城关镇为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2009年,利辛出台《关于促进丝网纱门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将丝网纱门产业确定为县主导产业。
近年来,利辛县委、县政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承接长三角优质纺织企业转移,搭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加快现代纺织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在县经开区相对集聚发展的现代纺织产业,生产规模、设备水平、园区建设等方面均呈现良好发展形态趋势。2021年被评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3年9月被中国纺织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目前利辛已形成色纺、混纺、织布、针织、服装、服饰、纱门、挡风被、边布等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一方面骨干企业“顶天立地”撑起产业高质量发展龙头,另一方面小微企业“铺天盖地”集聚发展创富于民。
安徽君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承接长三角纺织产业转移示范企业,公司初步建成了体系完整的从纺织到成衣加工生产线元左右,不低于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
“我们想回到自己家乡里面上班,离家也近,父母也能照顾,在外面嘛,去掉房租什么的也拿不到多少钱,在这里包吃包住,比在外面好一点,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是我们老百姓最大的实事。”家住大李集镇大李家村的沈嘉荣如是说,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目前,利辛全县从事轻纺服饰生产的企业有400余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轻纺服饰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全年预计完成总产值80亿元,规模工业公司全年产值力争完成20亿元。纺纱、织布、成衣制造形成链条后,已经初步形成了从色纺化纤深加工、网布织造、边布织造、面料织造、人造棉,到印花、绣花、磁条、辅料包装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近三年来利辛县轻纺服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亿元,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3000万元,轻纺产业类产学研投入5396万元,科技投入703.6万元。全县共获得省新型纤维色纺纱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家,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名牌产品4个,安徽省新产品18个,安徽省工业精品5个。
近年来,利辛县委立足实际,深入研究,围绕纺、织、染、衣四大链条,重点做好快速推进轻纺服饰产业园的规划,实施污水统一收集,集中治理,达标排放的集中点或者片区的绿岛计划,健全机制机构,围绕整个产业建立项目库、培育库,完善“纺十条”、基金池使用办法等配套政策,鼓励壮大专业电商队伍,谋划工投项目,设置四大链条招商小组重点区域等八个配套措施,保障“六个百亿”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逐步实施并完成(“六个百亿”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一是纱线纤维生产三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二是织布面料生产三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三是印染产业三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四是服饰产业三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五是产值超亿元的规上轻纺服饰企业三年内培育100个;六是轻纺服饰产业2024年年底实现总产值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