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史博:一个千亿级投资总监的未来畅想
2024-01-14
作者: 色纺面料

  在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看来,量化投资与主动投资相结合,将是未来投资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若量化投资能把各类大数据融合并构造一个有机整体,可能是AI在投资领域的飞跃

  当黑科技“施法”,远程将纽约街头行驶中的、街边停着的、立体车库里的,以及4S店待售的汽车悉数控制住,汇聚而出的“僵尸车流”、“僵尸车雨”排山倒海迸发出的强大冲击,让看罢《速度与激情8》电影的人,除了感叹视觉特效,还有对AI、无人驾驶物联网等一切“时髦”科技的惊叹。

  如何正确看待新技术对未来可能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的前瞻话题,不仅停留在电影、小说、科技等领域,被视作十分“传统”的股票投资行业,同样在加速研究。

  由南国深圳飞抵冰城哈尔滨,再至酒店,时针已越过23点。作为中国资产管理规模第一阵营的大型基金公司—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习惯于用相对完整的时间(比如飞机上)阅读上市公司研究报告,300分钟的高强度分析思考叠加旅途劳顿,此时的他不可谓不疲惫,但他有一个原则—“今日事今日毕”。

  如约,他在与《投资时报》记者一个多小时电话“海聊”中,上涉南方基金对当下股票市场的投资抉择,下及他个人过往两年沉淀的投资考量,当然,喜欢“深度学习”的他,也少不了分享对AI的最新拾趣。

  作为一家老牌绩优基金公司,近年来南方基金旗下的基金业绩颇为突出。银河证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南方基金今年以来旗下有20只基金业绩排名同类前10%,超40只基金居同类前20%、超40只基金跑赢上证综指。

  过去的2016年,尽管股市持续震荡,南方基金A股投资能力依然表现不错。海通证券排行显示,南方基金2016年权益类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跑赢同期上证综指9个多百分点,在公募资管规模过1500亿的大型基金公司中高居第二,其股票投资能力因此被海通证券评为五星级。近期,南方基金还成为公募资管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蝉联“金牛基金管理公司”殊荣者。

  这样一家公募基金资管规模逾3000亿的大体量公司,究竟怎么样看待当前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他们有何与众不同的路径?对股票投资颇有心得的史博,又在聚焦何方?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爱看杂书,爱读中国古典著作、诗词,最近正在读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作品的史博,对王此言之于投资市场的映射,必深有体会。

  比如,从公募基金转身去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干投资的人不少,逆向者却不多。史博先在保险资管明星公司—中国人寿资管公司干过,之后转入公募基金阵营,服务过的几家基金公司都各有所长、特点鲜明。无论是老牌劲旅博时、极擅成长股投资的泰达宏利,抑或2009年10月加盟、至今已服役8年的南方基金,均有不凡的业界影响力。

  再如,当有些做投资的人都在研究博弈论,试图从股票市场通过更高段位的博弈来赚钱时,史博却说,“对于市场的博弈,我们看得越来越淡,越来越希望离市场的博弈远一点。”

  这是自《投资时报》记者上次与史博深聊两年后,他投资心理发生的细微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史博所谓的远离市场博弈,其核心,并非“远离”,相反,更像是对投资真谛的“靠近”:一是希望能在一段时间内准确评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而发掘其价值;二是基于此,最终给客户创造绝对收益。

  以为客户提供绝对收益为导向,既是史博,亦是南方基金的核心之重。这相对以往公募基金行业主要以相对排名论英雄、以相对业绩而非绝对收益定乾坤的传统,无疑是种革新。

  “经过那一轮洗礼后,大家更注重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否则行业的发展都会面临困难。”

  但诘问也随之而来,多数人眼里,要想在波动性巨大的A股市场获取绝对收益,无异火中取栗。

  史博认为不然,站在客户的角度,践行绝对收益并非无解,实现它的守则之一是,要尽可能的避免攀比心态和博弈心态。“别人买互联网股票赚钱了,我要买的比他更多,这是一种攀比心态;博弈心态是想着机构投资的人都是大公司,能比别人聪明,能割别人的韭菜。”

  史博强调,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的人,要尽量去除上述两种心态,多从理性的角度、从深入分析的角度把握投资机会,这时,才易给客户创造绝对收益。

  守则之二,是史博及他朋友圈诸多资深投资人士奉行的“大道至简”的映射—回归权益投资本源。

  “其实从全球经验来看,权益投资只要坚持持仓长一点时间,都能轻松的获得超越债券、现金甚至其他稳定收益类资产更高的收益。”

  从投资方法看,史博认为,过往公募基金不太注重的控制好回撤,将逐渐重要。“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每年都有一些市场机会是自己容易把握的,但也有一些市场机会并不很对自己最合适风格、相对不易把握。而控制好回撤的目的正是,当市场风格不对自己最合适时能不太亏钱,一旦有对自己最合适机会时,能把钱赚到。”

  多数持有人或会留意到,在强调绝对收益理念的同时,南方基金也在大力推动低风险、稳收益产品的发展。这是否意味着,这家大型基金公司,选择了“重绝对收益,只做低风险产品而轻权益投资”的路径?

  “我们的想法不是这样的。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希望多从客户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仔细分析客户群,低风险端的客户从数量上来说更多一些,高风险端的客户相对来讲少一些,呈金字塔形状。所以,低风险稳收益产品适合低风险端客户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有高风险博收益的产品,满足追求高风险端客户的需求。”

  史博透露,随着最近两年机构客户越来越觉得A股市场有一定配置价值,在此环境中,想仅通过低风险投资策略获取让机构客户相对满意的收益率,难度已越来越大。

  “相比而言,股票市场的风险也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高。举例来说,美国市场过去两三年都出现了同一种情况,当全球出现危机时,刚开始会看到美股大跌,然后它会立刻反弹,且走势比较强劲。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于很多大型机构投资的人,比如养老金、社保资金、大学、慈善基金,都将全球的龙头公司当作避险资产,且这样的形式慢慢的变成了一种全球趋势。”

  史博分析说,当股票市场遇到风险时,很多专业机构投资的人过往的习惯都会去买黄金避险,但这两年尽管“黑天鹅”频繁,金价却并未迭创新高,背后的原因是,有大量避险资金发现全球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起到避险的作用。如果持有时间足够长久,下跌时买入全球市场中的龙头公司,也是一种很好的避险方法。

  进一步而论,优秀的企业会给投资者、给股东创造价值。“只要拿长一点时间,过滤掉波动,可能获取的价值就会很高。”

  “当然,对于这一点,很多人还不相信,我自己有这个信念。A股市场有自己额外的特点,但未来一定会慢慢的国际化,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大家可以看到,A股的行业龙头公司,未来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确定性慢慢的升高。这种确定性已经逐渐在体现,比如当它下跌时,就会有长期资金愿意买进。”

  在史博看来,随着保险等机构投资的人的长期资金数量、规模慢慢的变大,他们对于稳定市场,包括发掘行业龙头的价值会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而这个正面作用,不过起步发生效应。

  尽管已是权益类首席投资官,史博依然管理着几只基金,这样一直坚守在一线的资深“骨灰级”基金经理,有长期管理业绩可循,于今日之公募基金行业,已甚为稀缺。

  公开数据可见,2011年2月至今,史博任南方绩优成长基金经理;2014年2月至今,任南方新优享基金经理;此外,史博还出任了2017年3月27日刚成立的南方智慧精选基金经理。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管理的基金业绩,以及他所带领的南方基金权益投资战队,均表现不俗。

  记者对Wind资讯数据统计发现,截至2017年4月25日,南方新优享成立以来总回报为111.50%,年化回报率达26.73%,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15.90%、灵活配置型基金15.08%的数据,在同期可比的140只基金中排名第5。今年以来,南方新优享捕获9.64%的收益,同样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3.95%、灵活配置型基金1.68%的数字,在136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0。

  南方绩优成长成立十年来总回报为297.73%,年化回报率14.13%,领先同期沪深300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不少身位。史博2011年接管此基金后,任职总回报达62.80%,超越基准回报49.80%。今年以来,南方绩优成长收益率达12.05%,50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4。

  从南方基金整个权益投资战队业绩来看,亦亮点纷呈。如南方品质混合一季度净值增长率高达15.45%,夺得同期混合型基金业绩魁首等等。

  在史博看来,今年以来南方基金权益类产品业绩表现较为突出的原因,首要是抓住了市场变化脉搏。从实际操作看,他们关注到了影响今年市场的几个因素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宏观经济、国企改革政策、货币政策偏紧等,受此影响,投资者慢慢的变多地重视企业内在价值、行业地位等,而不是看企业战略是否编故事、是否有很多并购举措等。

  史博提及的龙头公司理论,已在南方基金权益投资的具体操作中可管窥见豹。从持仓情况看,南方基金偏爱一些既有价值、同时又有一定成长性、且用合理价格去布局的公司。“若一家公司能稳定拥有20%—25%的收入、利润成长,对应的估值应在20倍左右,而今年年初甚至有些股票估值还在十几倍,这样一个时间段去布局获得长期稳健收益的概率较高。”

  记者同时了解到,随着监管部门逐渐引导长期资金稳定进入市场,机构投资的人的心态和操作行为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包括南方基金在内的不少公募基金机构投资的人,换手率水平都在下降,持股期慢慢的变长。“这跟国际接轨的程度慢慢的升高,如果优质企业每年给你带来的回报是10%—15%,机构投资的人就没有必要卖它。”

  “2017年可能是中游制造业之年,这也是政策共振所带来的红利。无论是国外政策,还是今年两会提出的核心政策,都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基础是制造业,且制造业要一直升级,需要基于现存技术水平展开科学技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应该做的是,一步步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方面是改革创新的核心点。”

  史博指出,中游制造业的行业格局正在向龙头集中,一些板块龙头公司的机会相对较好,从中依然能找到很多估值偏低的个股。

  具体到行业,家电、汽车、餐饮、军工制造、机械他都比较看好。此外,他还比较看好国企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的投资机会。

  “我们对于2017年的整体判断没有变化,仍然认为2017年相比2016年,机会更大一些。2017年是震荡市,震荡过程中,有机会给投资者获取正收益。而支撑我们作出这样判断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向好、政策支持市场稳健发展。从估值角度来讲,蓝筹股的估值比全球蓝筹股的平均估值水平还低,但投资者整体还是抱着偏谨慎的情绪,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更愿意多一点逆向思维。”

  从估值、盈利和跨境比较角度看,史博强调,权益类资产经历数轮大幅度下滑后,投资性价比已大幅度提高,部分板块和个股的投资价值凸显。

  2015年以来,在美国已蒸蒸日上的智能投顾开始步入中国,一批资产管理机构纷纷试水,一些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亦开始结合原有量化投资团队,厉兵秣马布局智能投顾。

  对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AI)—这个传说中将要让基金经理都下岗的新鲜玩意儿,一直深耕于传统股票投资的史博,是排斥,是观望,还是融合?

  寻找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先从史博设定的、将南方基金权益投资战队带往何处去的目标中,管窥见豹。

  “一是希望能打造专业程度、专业水平得到市场尤其是客户认可的投资团队。二是要求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不冲动,要有自己的理性。同时敢于逆向投资,敢于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和市场持有不同的观点,鼓励风格多样化,鼓励每个基金经理坚守自己的风格。三是从整体而言,团队气氛和谐,大家能包容并蓄、相互借鉴。四是不同市场情况下,都能为投资者获取一定的收益。这就是我的目标,核心是包容、专业、进取。”

  从这些关键词,已不难揣摩史博对AI的态度。何况,AI在投资领域,并不算是新鲜事物。

  在史博看来,已在国内运用多年,尤其是最近两年业绩表现较好的量化投资,实则已运用很多人工智能的理念、方法。“过去两年量化投资运用较为成功的两个因子,一是小市值,一是低估值。从低估值因子角度来讲,已开始跟基本面相结合,但还未达到对财务报表能迅速梳理,而未来,人工智能或许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迅速梳理,可以较为直观地得出投资结论。”

  就此角度而言,史博认为,人工智能对于投资领域的渗透,未来几年或会非常迅速,亦会改变很多传统的投资想法,尤其是,以前由研究员做的一些事情,可能慢慢的变多地被效率更加高的人工智能或软件、系统取代。

  “现在的系统已经越来越方便了,我刚开始当研究员时,如果要算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Beta(贝塔)值,算股价估值区间,要花很长时间,现在这些指标系统就直接算出来了。”史博同时强调,AI在投资领域并非革命性的,而是逐渐积累的过程,且在未来几年,会有更大的飞跃。

  他透露,南方基金要打造的智能化主动权益投资研究平台,亦会借鉴这些新技术。

  “我们现在想做的,是系统化、智能化的主动权益投资。从方向上来讲,是想把量化投资和主动投资集合起来,而量化投资如果用炫一点的词说,也可说是人工智能。从我们的研究看,量化投资和主动投资相结合,是未来投资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尤其是量化投资如果能把各行业大数据融合起来,不光是企业财务报表,还有企业所在行业数据、外部发展环境、经营趋势、自身情况等构造出一个有机整体,再做综合分析,那可能就是AI在投资领域飞跃性的阶段了。”

  史博非常期待这样的阶段早些到来,也很期待当此阶段来临之时,他,以及南方基金公司,能有些许贡献。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硕士学历。曾任职于博时基金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泰达宏利基金公司。2004年7月-2005年2月,任泰达周期基金经理;2007年7月-2009年5月任泰达首选基金经理;2008年8月-2009年9月任泰达市值基金经理;2009年4月-2009年9月任泰达品质基金经理。2009年10月加入南方基金公司,现任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首席投资官(权益)、境内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FOF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年金及绝对收益专户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社保理事会委托产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国际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2011年2月至今,任南方绩优基金经理;2014年2月至今,任南方新优享基金经理;2015年9月至今,任南方消费活力基金经理。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从中长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短期要关注业绩增长能否和股价相匹配。

  近期南船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调整,无疑引发了市场对此次南船业务整合的猜测。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长期资金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上的水准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慢慢的变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