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华孚杯”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初评于10月22日在京举行,大赛自2010年8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100多所院校师生和服装设计师的热情参加,共收到参赛作品345份。经评委们的认线组作品入围决赛。在大赛的评选现场,评委们对入围作品进行了现场分析,对参赛选手反映出来的对色纺纱时尚设计,这个首次以独特的纱线为载体的大赛的理解和应用的程度也作出了自己评价,并给予了意见。
从参赛作品中,参赛选手的作品与“休闲”这一主题结合的怎么样呢?对参赛作品的整体感觉如何?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中山中柏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王玉涛认为,从整体作品看对主题的结合度还不错,因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本身就很符合这样的概念。休闲是他们一个很自然的生活状态。所以应用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从作品看,有几份还是很好的作品。款式固然很重要,但是王玉涛认为色彩也很重要。如果全部是黑白灰的话,大赛就会显得比较闷。相反,有些学生使用的色彩非常巧妙,就会成为众多比赛作品中的亮点,也会为大赛增色不少。王玉涛说,自己在做评判的时候会比较注重这方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主任、副教授肖文陵评价说,从参赛作品看,三分之一的作品很成熟,三分之一作品成熟已经是这个首次举办的大赛十分好的比例了。参赛作品在面料和设计结合方面,他认为,对面料的认识,无论是从面料的性能还是对细节的感官的认识,选手都还比较欠缺。在设计方面我认为选手的水平有所提高,对造型的处理和流行趋势的把握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比较好的作品中,对面料的使用还是有欠缺的,这就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对材料的关心不够,选手和面料接触不够。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吕越时装设计师工作室设计总监吕越说,比赛第一届,选手还不太清楚该怎样与企业现有的资源配合,这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有一个磨合过程。从选手的角度来看还是蛮好的。吕越认为,一些选手能清晰地定位,能够很好地将材料、颜色结合。有一部分作品是参赛选手理解了材料,另一部分是理解了面料的颜色,用到了色卡上的颜色,并且搭配的很好。还有一部分是选手很好地利用了针织的特性,比如面料的悬垂感,结构的穿插,材料与款式结合的不错。看到设计图后,的确感到效果最后能做出来。不好的作品,在材料的使用上有矛盾,这就反映出这部分选手还不太理解怎么样去使用这些材料,或者说没有把现有的、能利用的资源很好地调动起来。我觉得这些还要调整的。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任淑娴认为,大赛作品与趋势的结合还是非常紧密的。但是学生对这种纱线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它们只是材料。任淑娴认为,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加一些这方面的讲解。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贺阳认为,参赛作品的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有些作品就比较好。这与选手的眼光、眼界都有关系。比如现在要说明,流行什么样的感觉都需要选手有自己的独到把握。贺阳说,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地域的差别、学校的差别还是能看到出来的。整个风气和给人的感觉都差别很大。另外,大部分参赛作品还是以款式设计为主,选手比较关注作品如何看起来更漂亮,可能对市场的关注比较少。至于如何把衣服做出来,使它成为产品,这样的训练还是比较少的。因为对于品牌来说,产品必须要有区别,其典型的特征是什么,这样的产品是否是消费者需要的东西,你提供给别人的立意要很清楚。设计的东西其实和真正的产品还是有很多距离的。我认为目前的设计应该抓好两头。你要么在设计上异乎寻常的大胆,要么就特别突出生活化,突出产品的典型特征。如果作品不能让评委看出色纺的优点的话,你需要做的就是要把它的优点挖掘出来,就怕设计既没有特点,又无法突出面料本身的特点,这样的设计就不太成功。有些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一名选手的牛仔的作品上有一点点红色,其实这个设计并非不曾见过的特别创新的,但是作品很轻松,大家一看都可接受。衣服最终是要供大家穿着的,所以产品要有一定的覆盖率。服装就要使穿着者比较舒服,不能搞成特别个性的、极端的,大家都不能接受的东西是行不通的。每个品牌最后都希望实现良好的销售业绩。究竟是推广企业的面料还是要发现天才的设计师,不同的目的对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不同的。
评委们普遍对下一届大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肖文陵说,很多同类的大赛会事前安排一些培训,比如对大家说某种材料怎么样去使用、用在啥地方,如何与别的面料混搭,造型有什么特点等等,希望下一届大赛能在面料和技术方面对选手做更好的培训。王玉涛认为,大赛组织者通过这届比赛对选手和面料的结合点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大赛能够非常明确地告诉选手他们想要什么,我觉得这点很关键,它能使比赛的意义充分地反映出来。因为很多时候学生们知道设计,但是不了解纱线。比如从纺纱、到染色到织布还要有一个过程,也有一个时间点。